高血压,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,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群体,对于高血压,很多人还存在很多误区,甚至有些患者因为对高血压的错误认识而延误了治疗,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高血压的神秘面纱,了解高血压的常见误区与科学防控方法。
高血压的常见误区
1、只有老年人会得高血压
这种观点是错误的,高血压并不仅仅发生在老年人身上,年轻人也有可能患上高血压,据统计,我国高血压患者中,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逐年上升。
2、高血压没有症状,不需要治疗
这种观点同样是错误的,高血压被称为“无声杀手”,因为它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,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,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、肾脏疾病等多种并发症,严重危害患者健康。
3、高血压只能依靠药物治疗
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,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,但并非唯一手段,除了药物治疗,患者还需调整生活方式,如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等,以降低血压。
4、高血压患者不能吃盐
这种观点过于绝对,高血压患者确实需要控制食盐摄入量,但并非一点盐都不能吃,适量摄入食盐有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,关键是要掌握好摄入量。
高血压的科学防控方法
1、调整生活方式
(1)合理膳食: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盐、低脂、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,多吃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。
(2)适量运动: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(3)戒烟限酒: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加重高血压病情,患者应尽量避免。
2、药物治疗
在医生指导下,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,如ACE抑制剂、ARB、钙通道阻滞剂等。
3、定期监测血压
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,了解病情变化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4、心理调适
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过度紧张、焦虑等情绪,有助于血压控制。
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,患者需树立正确的观念,积极采取科学防控措施,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药物治疗、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理调适等多方面努力,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,降低并发症风险,提高生活质量,希望本文能对广大高血压患者有所帮助。
高血压那些事儿,揭秘常见误区与科学防控方法